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转载】2022年全国两会财经热点——稳与进的协奏曲(下)
 
 
赤字率可预设为3.2%左右
 
      “2022年的财政赤字率预设为3.2%左右较为合适,与2021年预算持平。”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日前,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适当确定赤字率,科学安排债务规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苏剑表示,2022年财政收入面临较大压力。经济增速放缓叠加房地产业等行业的调控压力,预计财政收入将进一步减少,因此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同时,今年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要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这同样也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财政赤字率安排在3%附近,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并且随着GDP规模的增大,赤字绝对数量也会相应有所增加。
 
      何代欣认为,保持相对稳定的赤字率有三方面积极意义:一是确保积极财政政策起效的重要支撑;二是稳定各方预期尤其是财政预期的保障;三是财政可持续的关键。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成”
 
      2022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在“党的二十大前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扫尾工作”是国资委早已明确的“时间表”。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目标上,预计会突出强调建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一批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从具体的改革措施来说,可能会突出强调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深化结构调整,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力度,积极推进混改,加强创新策源地、创新高地建设等方面。
 
      “预计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关的内容,将会成为两会热点。”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表示,推进混改、优化国资布局和结构调整以及加快布局新兴产业等内容,预计也将成为焦点。
 
      近年来,资本市场已愈发成为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推进平台。《证券日报》记者从国资委获悉,今年国资委还将统筹开展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主题行动。
 
      祝波善表示,目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已成为央企业务的主要载体,更承担着央企发展的重要使命。一方面,作为上市公司,其需要按照公众公司的要求接受监管、监督;另一方面,资本市场较为便利的融资渠道,又能为其发展赋能。总的来说,预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进一步聚焦公司治理提升、员工激励、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基建投资规模或超20万亿元
 
      基建投资已成为2022年我国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我国基建投资规模或超过20万亿元,基建投资增速将超过5%。
 
      据张依群介绍,受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跨周期调节力度不断加大,投资前置效应逐渐突出,基建投资规模总量也随之放大,以托底中国经济稳定在合理区间。
 
      当前,我国正持续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作为稳投资特别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支撑,今年新基建投资规模有望达到数万亿元,投资增速超过6%。”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全国已有30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新基建投资计划,多地政府新基建的投资力度较去年明显加大。其中,以“东数西算”工程为代表的算力网络基础设施,面向新能源电力和新型电力系统的能源电力基础设施,以及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是投资重点。
 
      张依群认为,随着传统基础设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基建为传统基建赋能,并催生和带动新消费,预计今年新基建投资增速会比以往明显加快,投资规模将在2万亿元左右,占基建总投资比重会达到10%左右。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明确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部副主任陶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中央一号文件前瞻性地继续强调粮食安全,并提出量化产量目标、生产激励和监督机制,同时新提出了具体的耕地保护措施。
 
      3月1日,《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发布。在工作布局上,重点围绕“四稳四提”展开,即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和农民收入稳势头提后劲。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推进乡村振兴可从三方面着手:首先,乡村振兴要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其次,精准高效施策,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现状,制定不同的工作目标,分类指导,做到主体分类、因人因地施策,加快完善和落实监测帮扶机制;最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特别是依托数字化技术,加快发展数字乡村、数字农业、数字金融,以数字赋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单列‘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金融业向乡村地区的拓展将是今年工作重点,主要从金融供给激励和金融基础设施两大方面来实现。”陶金表示。
 
养老保险改革有两大任务
 
      日前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推动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格局初步形成。这意味着,今年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有了可行性的路径和相关保障措施。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两项任务:一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二是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面要兼顾三个‘统一’。”董登新表示,一是缴费基数上限和缴费基数下限的全国统一;二是退休金给付计算公式中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全国统一;三是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收统支。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当前,发展养老保险的首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健全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推动养老金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同时,提升企业年金参保率,推动职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运营平稳规范。其次,加快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目前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存在短板,需要统一标准,鼓励创新,稳步推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壮大。最后,进一步完善社保养老相关配套政策制度,提升实施效率。
上一篇:【转载】2022年全国两会财经热点——稳与进的协奏曲(上)
下一篇:【转载】《金融稳定法》草案出炉 明确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