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转载】经济再发力:新市场、新动能从何而来?

   如果要用关键词来描述当前世界经济金融的主要特点,“动荡”或许是其中之一。俄乌冲突、疫情冲击余波和大国博弈等世界秩序中的动荡因素叠加,欧美发达经济体被通胀所扰,加上近几个月来美国银行业危机及其外溢效应,全球经济笼罩在不确定性的阴影下。

  当然,一些积极因素也在显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近四成的中国出现了良好的经济恢复势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一季度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不过,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当前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在动荡与不确定之中,全球都在盼望经济迎来真正的重启时刻。从何处寻找新的发展动能?在历经了多年快速稳定增长后,是否还有新市场可供开拓?又该如何激活新的增长活力?5月6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的“2023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京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2023全球金融动荡与经济展望”,多位参会嘉宾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应。

  寻找新市场新红利

  过去几年,人口拐点的到来和老龄化的压力一直为各界所关注。中国经济如何在这一趋势性变化下找到新的发展动能和发展红利,是一个中长期难题。对此,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中国经济还有多方面红利可以释放。他特别谈到了要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释放人才创新红利。

  “从需求端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在不断升级换代,这将为本土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黄奇帆表示,“从供给端看,中国有规模庞大的人才队伍、工程师队伍,有随时可以将各种创意创新创造进行产业化的市场主体群,这也是中国创新越发有底气有后劲的重要源泉。凭借中国的超大规模单一市场加上全产业链制造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只要有一点创新创意的‘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之势’形成新的产业蓝海,反过来也为技术应用、技术集成、技术迭代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我们要通过新一轮深化改革把这些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使之成为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红利和创新红利。”黄奇帆表示。

  实际上,培育新市场、寻找新动能也是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开出的经济发展“药方”。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看来,目前一个重要的新市场是碳市场,其规模至少有10万亿元。但是,“实现‘双碳’目标不能各自为战,要全国一盘棋,并通过碳市场、碳税等市场化手段激活市场,让绿色投资有利可图。”

  此外,另一个被多位专家提到的“新红利”是人工智能领域。北大国发院教授、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表示,中国经济处在一个增长的新周期,从技术的长周期角度来看,过去五六年时间中新技术仍在不断涌现,且中国在新技术领域占据了先机。比如,生物技术、新能源领域以及AI(人工智能)领域。“AI并非局限于ChatGPT,其更大的应用领域包括自动化应用等,在这方面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有最多的工业机器人,各地的自动化管理、智慧城市的管理水平已超乎我们的想象。”姚洋表示。

  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一新市场、新动能也不能割裂发展。李稻葵表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前新的“利器”。“目前很难预测人工智能对人类会有什么长远影响,但无法完全排除其所具有的潜在风险。”李稻葵分析认为,发展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三件事是算力、程序员和大数据,这些方面都需要加强跨国合作。

  修复市场信心 激发创新活力

  “经济发展短期靠提振消费,长期靠技术创新,自始至终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民营经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副院长田轩表示。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刘元春认为,要让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发挥更好效应。当前,国企利润同比恢复良好,实现了9%左右的正增长,但相较而言民企亟待更多支持。

  刘元春提出,当前经济运行中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比如,2月、3月的房地产数据较好,但到4月有所回落;“五一”假期消费很旺,“淄博烧烤”近期也很火,但整体来看旅游门票收入仍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我们会看到一些冲突性的数据,这恰恰印证了一个观点——我国经济逐渐恢复并进入一个新阶段,需要我们重新进行思考,以把握新的运行逻辑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他表示。

  对于激发民营企业信心的问题,刘元春表示,要分层处理、分层对应,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有的放矢的政策调整。此外,在支持消费时要真正关注老百姓的消费热点在哪里,给予相应支持。

  围绕如何加强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创新活力,田轩分析,一是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稳定预期,使市场主体愿意进行长期投入;二是加强战略投资。

  “颠覆性的创新往往来自具有高成长性、具有冒险精神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小微企业。”田轩表示,国际上的英特尔、谷歌、微软以及国内的华为、小米等公司都在做企业风险投资基金(CVC),这种早期的战投可能会带来“双赢”,一方面,上市公司能够做好战略布局,让资金下沉到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这些小微企业也获得了资金,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近日举行的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对此,田轩表示,应该把规则制定好,让市场自发运行,更好地保证创新主体有自由的探索空间。

  刘元春表示,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等任务,都需要建立在新一轮的改革之上。以扩消费为例,这有赖于我们对社会基础、安全网的重构以及收入分配等领域的改革。

以上报道转载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上一篇:【转载】2023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展开
下一篇:【转载】加快充电桩、储能、现代设施农业、水运等领域设施建设—— 扩投资,多部门再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