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
1、历时2个多月筹备,北交所火速开市。9月2日国家重磅宣布设立北交所,11月15日正式开市,历时74天,短于科创板259天、创业板注册制119天的筹备时间。北交所由新三板精选层升级而来,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与现有沪深两大交易所和三大板块形成错位发展,将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制度规则方面,北交所平移了大部分新三板精选层制度,呈现4大亮点。1)组织形式上,北交所是中国大陆首个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有效激励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服务;2)发行制度上,试点注册制,上市标准四选一,最低上市门槛仅2亿市值,精选层挂牌企业直接升级,后续企业要求为新三板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公司,极大提升新三板的吸引力。3)交易机制上,设置30%涨跌幅限制,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为50万,保持T+1交易方式。4)持续监管上,现金分红、减持规则、股权激励尊重新三板原有基础,不再要求券商强制跟投,体现对中小企业差异化、包容性。
3、首批上市公司81家,突显创新型、成长性中小企业定位。除了现有精选层71家公司整体平移至北交所,另有10家公司将直接IPO登陆北交所。1)从市值来看,截至2021年11月12日,新三板精选层企业平均市值40亿元,低于科创板156亿元和创业板130亿元,突显中小企业定位。2)从行业来看,81家首批企业,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分别占70%、16%,符合国家鼓励政策导向。3)从盈利能力看,2021年第三季度,已披露的75家企业净利润率平均为14.3%、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27.8%,成长性较好。4)从估值来看,动态市盈率平均为35倍,低于科创板71倍、创业板60倍市盈率。
4、投资者准入门槛更低,预计超400万投资者参与。北交所将合格投资者准入门槛为近20日日均净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具备两年证券交易经验。截至11月12日,已有超210万户投资者预约开通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权限,如果算上存量合格投资者,合计将有超过400万户投资者参与北交所交易。另有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获批,丰富了参与北交所投资的渠道。
5、北交所带来哪些机遇和影响?1)明显带动新三板活跃度。今年1-8月新三板月均交易量仅119亿元,9-10月增至347亿元,主要由精选层交易贡献。2)对其他板块的分流不大。首批上市公司累计募资178.6亿元,相比于A股日均1万亿左右成交量,体量不大,预计短期分流效应较小。3)未来机遇广阔。北交所最初定位“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中小企业,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的企业,这些企业初始规模虽小,但成长空间巨大,在国家构建“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北交所作为中小企业的沃土,将培育出一批优质龙头企业,并带动北交所不断提高吸引力,发展壮大。4)风险与收益并存。北交所上市公司盈利可持续性仍需市场考验,涨跌幅扩大至30%,高于科创板和创业板的20%,需要投资者具备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筛选能力,不宜盲目炒作。
正文:
1 北京证券交易所来了!
9月2日晚间,国家重磅宣布,为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将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9月17日北交所明确将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从100万降至50万元。11月15日正式开市。从宣布到开市历时74天,短于科创板259天、创业板注册制119天的筹备时间。新成立的北交所被赋予众望,将发挥服务中小企业、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
1.1 定位中小企业,错位竞争
定位上,北交所由新三板精选层升级而来,将与现有沪深两大交易所和三大板块形成错位发展。从功能定位看,我们目前有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三大板块,主板服务于大中型上市公司,创业板聚焦的是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科创板定位“科技创新企业”,强调科技硬实力,北交所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从上市难易程度上看,北交所上市门最低市值仅2亿,低于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定位在“更早、更小、更新”的企业,与其他板块形成错位竞争。
首批上市公司81家,突显创新型、成长性中小企业定位。除了现有精选层71家公司整体平移至北交所,另有10家公司将直接IPO登陆北交所。1)从市值来看,截至2021年11月12日,新三板精选层企业平均市值40亿元,低于科创板156亿元和创业板130亿元,突显中小企业定位。2)从行业来看,81家首批企业,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分别占70%、16%,符合国家鼓励政策导向。3)从盈利能力看,2021年第三季度,已披露的75家企业净利润率平均为14.3%、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27.8%,成长性较好。4)从估值来看,动态市盈率平均为35倍,低于科创板71倍、创业板60倍市盈率。
投资者准入门槛更低,预计超400万投资者参与。北交所将合格投资者准入门槛为近20日日均净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具备两年证券交易经验。截至11月12日,已有超210万户投资者预约开通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权限,如果算上存量合格投资者,合计将有超过400万户投资者参与北交所交易。另有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获批,丰富了参与北交所投资的渠道。
1.2 从实体经济角度,北交所将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为中小企业开辟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但经济下行、去杠杆、去产能,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一是从行业属性看,中小企业往往处于产业链弱势地位,受环保限产、上游涨价冲击大,经营压力加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抬升原材料成本,而终端传导不畅,挤压下游企业利润,中小企业集中在下游,其盈利能力下降。具体来看,小型企业PMI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且下滑加快,中型企业PMI 7月环比为50%,同样连续三个月下滑,现已位于荣枯线附近。根据中小企业协会报告,二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7.2,整体大幅低于疫情前平均水平,中小企业劳动力需求指数在疫情后也经历了明显下挫,但成本指数却远高于疫情前水平。
二是从融资属性看,中小企业一直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去杠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中小企业规模小,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经营风险高,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从2017年末以来逐步下滑,2018年末降至历史低点8.9%,而同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速达到39.7%。2019年来普惠金融虽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但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与同期金融机构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政策助力迫在眉睫,亟待“开正门,堵偏门”。今年7月,国家明确重点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交所嫁接起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3 从资本市场来看,北交所激活新三板,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不足。2013年我国推出新三板,累计服务了近万家挂牌公司。但由于投资门槛过高,企业融资不畅,面临着企业数量萎缩、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一是投资门槛高,市场流动性不足。最初,新三板交易对象面向机构投资者和500万以上的个人客户,投资者数量和资金额度都受到极大限制,较高的投资门槛削弱了个人投资者的热情。投资者从2017年21万户缓慢增长至2019年23万户。2019年底新三板改革后,精选层、创新层和基础层的投资者准入资产标准分别为100万元、150万元和200万元。个人投资者增至160万户,但100万门槛仍然较高,相比而言,科创板准入只有50万,创业板投资门槛仅10万。成交量萎缩在所难免,2020年新三板成交金额为1295亿元,较2017年下降43%。
二是融资功能缺失,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犹存。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定位于挂牌企业,融资方式主要基于定向增发。2020年全年新三板定向增资金额为200亿元,远低于主板市场全年定增募资金额9035亿元,融资所得资金规模不足以满足生产发展需求。
三是挂牌机构数量逐年萎缩。新三板挂牌数在2017年达到巅峰,自此一路下行。截至2021年9月6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共计7299家,距离2017年1.16万家的峰值萎缩了37%。横向比较来看,新三板市场与主板差距仍大。截至9月6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为7299家,远超沪深两市的上市企业数(4460家)。然而新三板市场9月6日成交额仅为57亿元,约占当日主板成交总额(14259亿元)的0.4%。
国家设立北交所,将激发新三板市场活力,激励更多的优质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2 北京交易所制度设计呈现四大亮点
2.1 交易所实行公司制,激发交易所创新活力
北交所采用公司制,不同于沪深交易所的会员制。一般来讲,交易所的组织形式有会员制和公司制两种,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上交所和深交所都是会员制,由证券公司等会员单位组建,本质上是一个会员自律组织。而此次北交所将实行公司制,可以有效激励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服务,也可以自己上市。
从全球大环境来看,全球各大交易所竞争优质上市资源,不少知名交易所转向公司制,比如伦敦交易所、港交所等。如今,国际证券市场的相互竞争愈演愈烈,资本市场全球化造就了交易所间的竞争,因此,北交所实行公司制,加强自身竞争力,为上市企业提供更高质量服务。
2.2 发行上市试行注册制,上市标准四选一
在首批企业入驻思路上,北交所将现有的精选层66家挂牌企业直接升级,在后续企业储备上,来源于在新三板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公司,极大提升新三板的吸引力。目前精选层66家,预计将成为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创新层有1250家企业,将成为冲刺北交所的后备军。
发行标准上,北交所上市标准四选一,平移精选层规则,上市门槛低至2亿市值。根据公布的北交所IPO上市条件,其上市标准与新三板精选层条件保持一致。上市标准四选一,总体条件为“市值+财务”。具体分别为“市值+净利润+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市值+营业收入+营收增长率+现金流”、“市值+营业收入+研发占比”和“市值+研发投入”。
四条标准拥有很好的包容性。可以看到,前两条标准聚焦财务数据优秀,盈利能力较强的小微企业。为精准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北交所对于市值的要求更为宽松。根据北交所上市标准第一条,北交所上市市值最低标准为2亿元,相较于科创板和创业板最低标准10亿元有大幅降低。后两条标准则注重研发数据,其目的很明显是保持中小企业其自主创新能力,上市标准都给予公司在研发投入更多的空间。目前66家精选层公司,绝大部分企业是采用第一条标准上市的。
从审批流程看,北交所实行注册制,审批时间更短。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征求意见稿》来看,北交所上市过程与A股保持一致,IPO实行注册制,即北交所审核+证监会注册。注册制监管重点在于公司的信息披露是否到位,而不会对公司质地进行评判。从审核时间上来看,北交所审核时间为2个月,相比创业板、科创板等审核时间缩短了1个月。理论上,北交所从申报到上市,只需6-8个月。
从再融资来看,储架发行等制度安排,提高融资便利性。再融资坚持“小额、快速、灵活、多元”导向,融资品种涉及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多元工具,引入储架发行等机制安排。这会给中小企业带来更高的融资灵活性,并且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
2.3 交易机制:降低投资门槛,涨跌幅设立30%限制
此次北交所交易机制业整体延续精选层的交易制度。从涨跌幅限制来看,不同于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前五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涨跌幅20%的限制。北交所新股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次日起设立30%的涨跌幅限制,相比于“两创”,幅度更宽,其目的是增加市场弹性,促进买卖均衡博弈。同时,与创业板一致,设置30%、60%两档停牌指标以稳定价格防止过度波动;从竞价单笔申报来看,北交所单笔申报不低于100股,之后可以1股为单位递增;科创板为单笔申报不低于200股;主板和创业板单笔申报则需保证为100的倍数。也是为了创造更好的市场流动性。从交易时间方式上来看,北交所仍然保持T+1的交易方式。
从准入门槛来看,考虑到中小企业业绩波动较大所带来的风险,北交所最新发布的《北京证券交易所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个人投资者参与北交所交易需具备两年以上投资经验,以及“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准入门槛,机构投资者准入则不设置资金门槛。北交所准入门槛下调后与科创板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全国股转公司也对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创新层的投资者准入资金门槛也进一步降低,有原来的150万元降至100万元。
2.4 持续监管:现金分红、减持规则差异化,体现对中小企业包容性
北交所平移精选层制度,坚持信息披露、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严格退市的大方向,同时针对中小企业风险属性、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完善了更多的监管机制。公司治理层面,允许特别表决权,其他板块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与再融资挂钩,对于北交所,不作现金分红硬性要求,鼓励“量力而为”。股权激励层面,允许合理设置低于股票市价的期权行权价格,增强激励功效。减持方面,北交所企业由新三板转变而来,减持套利空间有限,适当放宽减持时间和数量的限制,改为预先披露要求。中介责任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均在新三板有挂牌和持续督导经验,券商不再履行终身督导责任。
3 影响与展望:北交所带来新机遇
北交所刚刚起步,我们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在构建“双循环”、大国金融体系升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意义重大。
北交所机遇与风险并存。1)明显带动新三板活跃度。今年1-8月新三板月均交易量仅119亿元,9-10月增至347亿元,主要由精选层交易贡献。2)对其他板块的分流不大。首批上市公司累计募资178.6亿元,相比于A股日均1万亿左右成交量,体量不大,预计短期分流效应较小。3)未来机遇广阔。北交所最初定位“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中小企业,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的企业,这些企业初始规模虽小,但成长空间巨大,在国家构建“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北交所作为中小企业的沃土,将培育出一批优质龙头企业,并带动北交所不断提高吸引力,发展壮大。4)风险与收益并存。北交所上市公司盈利可持续性仍需市场考验,涨跌幅扩大至30%,高于科创板和创业板的20%,需要投资者具备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筛选能力,不宜盲目炒作。
一是北交所高调成立,释放国家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北交所打通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连接渠道,除了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能在企业发展前期引导形成完善的治理架构、联动规范税收、社保等一系列问题,畅通经济的毛细血管。发挥其引领作用,培育高新科技龙头企业。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主动适应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特点,优化发行条件,扩大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覆盖面,提高对实体企业包容性,服务更多小微科创企业,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二是北交所的建立有效提升新三板地位,激励更多的优质中小企业积极进入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此前,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至沪深交易所门槛较高,无异于退市后再上市,增加优质企业通往上升渠道的成本。北交所要求新增上市公司来自新三板,极大扩充新三板吸引力,为上市公司发展壮大提供通路。
三是北交所为股权投资开辟更多退出渠道,激发风险投资活力。缓解中小企业早期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普遍具备固定资产较少、人力资本是最重要资产、研发期较长、所需研发资金较多等特点,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难以满足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需求。北交所的建立增加了中小企业上市几率,为早期私募、创投基金开辟新的资金退出渠道,增厚券商和风投机构收益,将带动提高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力度。
四是北交所有助于改变中国金融发展格局,强势拉动北方经济建设,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展望未来,我国形成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全国性交易所,服务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让资本有效触达中小企业,助力我国成为金融强国。
五是长远来看,北交所未来有望承接中概股回流。随着美国施压中概股,不少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选择回流到国内。然而对于未上市的红筹企业以及在美国OTC场外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目前科创板和创业板市值门槛为50-100亿元。北交所和新三板未来做大做强后,有可能适当降低门槛,迎接更多优质红筹企业回流。
【图文转载自泽平宏观】
上一篇:【转载】习近平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下一篇:【转载】全面注册制下 首批主板IPO企业将于3月13日上会